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幸福永州 > 人文历史 > 名胜古迹
分享到:
西汉捂手陶立俑
  • 2020-04-26 09:13
  • 来源: 永州日报
  • 发布机构:
  • 【字体:   

□楚天雨 平德

downLoad-20200425074401.jpg

西汉捂手陶立俑正视图

鹞子岭,位于古零陵城外的东北方向。尽管它紧挨着昔日零陵城墙的东北角,处于今天零陵城的中心位置,但它却是泉陵侯国的坟场。在我眼里,它是零陵古城历史文化的入口。我想,只要我们沿着这个入口仔细搜寻进去,一定可以发现古城的最初胎痕,还有两千多年来所经历的创伤和她所积淀的璀璨记忆。

众所周知,零陵之名,始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设的零陵县,为中国最古老的县名之一。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中央政府决定增设零陵郡。此时,县治和郡治都在今天的广西全州西南一带。直到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零陵郡治才迁至泉陵县,也就是今天的零陵古城。

由此可见,现今零陵城区的最早建置,实际上是泉陵侯国。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泉陵侯国只是昙花一现般的存在。元朔五年六月壬子(公元前124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日),汉武帝封长沙国王刘发(定王)的儿子刘贤、刘遂、刘义、刘买,分别为泉陵侯、都梁侯、夫夷侯、舂陵侯,把一个偌大的长沙国拆得四分五裂。刘贤接到诏令,就带着妻室儿女及有关部属乐滋滋地来到了潇湘二水交汇处的零陵城,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崭新的泉陵侯国,就像春天的一朵小花,绚丽地绽放在中国历史的枝头。遗憾的是,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哪知道到了公元9年,新莽王朝建立,泉陵侯国被废止,改名泉陵县(十六年后,零陵郡治迁来这里)。也就是说,泉陵侯国实际存在约115年。

按道理,在这百余年时间里,历代侯王应该为零陵留下过一些政绩,或者说一些创举和传说的。遗憾的是,现存关于古城记忆的最早文献就是明洪武年间编撰的《永州府志》,该文献中对于唐代以前的记载很少,几乎找不到什么关于泉陵侯国的东西。

当然,文献没有记载的,并不等于历史上没有存在。至少,在古城的心里,有一本明晰的账本。只是,古城很小心谨慎,她把这一切都捂在怀里,藏在心里,不轻易示人。

尽管如此,随着风月的替换和世道的变迁,那些对古城历史不甚了解的人,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或多或少地惊扰到了她,甚至或多或少伤害到了她。

据文物部门记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上世纪末,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内,经永州市文物工作队和零陵文物管理所发掘的鹞子岭战国墓共有20余座,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品,包括青铜器、铁器、陶器等。特别是陶俑,可谓千姿百态,其中包括这尊出土于1988年的西汉捂手陶立俑。

这尊西汉捂手陶立俑呈捂手状,俑高28.8厘米,男仆形象,除下着分腿长裤外,其余外貌特征及穿着与当时一同出土的拱手陶立俑、执箱陶女立俑等无异,为侍仆形象。如果我们仔细察看,不难发现他的穿着颇为简单:头戴平顶高髻帽,上身穿素色交领长袍,长及膝下。下着素色分腿长裤,裤脚下摆宽大,露出一点鞋面。双手叠加在腹部,左手在里面,右手在外,而且笑容满面,看起来比较亲切。

遗憾的是,在它的出土过程中,不慎被施工者“误伤”,导致胸部碎了一块,如同一个大大的“枪眼”,更像被人用大锤打掉了肋骨,出现一个大大的“洞眼”,让人感觉惋惜不已。也就是这个外露的“眼”,让人们知道了它原来是空心的。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秦汉时期的陶俑大多是空心的?

原来,这是当时最流行的一种陶瓷制作技术。陶俑制作成空心,有几种好处:一是省材料,二是定型,三是便于烧制,四是便于运输。如果不采取空心制作,一来消耗众多的黏土材料;二来不易晾干,有的造型会出现头重脚轻,不利于站立和固定;三是不易烧透,造成夹生,这样在搬运过程中就会易碎;四是实心太重,不利于运输和展出。

鹞子岭是潇水流域陶俑的大本营,从中出土的众多陶俑,结构和工艺基本上相似。经过我的观察和分析,它们的制作工序大致上是这样的:首先是俑头的制作。一般是将俑头分为大致相等的前后两半,分别用单片模制作,然后将两片单模相合粘接成完整的俑头大型,再进行面部五官部位的细部刻画处理。陶俑的双耳大多采用单模单独制作成型后,贴接于头的两侧。俑头的细部雕饰,重点是面部的五官。面部五官是在模制的基础上通过对细节的雕刻、修饰,刻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比如这尊陶俑,有眉骨却无眉毛,但并不影响面部的美观,似乎眉骨上曾有细细的眉毛,但被尘世之风吹落了。而眼、耳、鼻、口的布局和造型可谓匠心独运,颇见功夫。双眼似一对相向而游的鱼,很有神采和动感;双耳像一副不规则的扇形合页,朝脸颊关闭而来;鼻梁似一道反置的壶嘴,线条流畅;嘴巴如一轮眉月,倒映在水中。更让人惊叹的是,他面部的三庭、五岳的肌肉的厚薄,骨胳高低起伏的变化,经过细致刻画都表现得十分合理,整个面部有一种自信的灿烂笑容自上而下在汩汩流淌。

其次是陶俑躯干的塑造。先用泥作成粗胎,掏空身躯(保持一定厚度),放在一边。再制作双手,然后安装在粗胎大型上,趁着泥土还没有干,进行黏合,使之成为一体。再进行颈部、服饰、双手叠加捂手的刻画。这个过程中,最难处理的是躯体的虚与实:腹腔部是空的,双手是实的。要把握好两点:一是胎胚的厚度与受力点,并准确与双足相连;二是服饰的线条,自然流畅。而且叠在外面的右手手指,既要有肉色和肌肉,更要凸显男人的筋骨与力度。

再次是双足的制作。双腿及裤脚的处理很重要,既要露出一点点鞋子,又要让裤管笼罩大部分鞋面,使显与藏比例协调。同时,还要制作出空心腿与躯干下半部相连,承受起整个塑像的重量。这期间,最重要的是,注意比例恰当,保持整体效果。

经过这些工序,陶俑的头、身、脚三大组成件基本完成。于是,趁着柔润把它们组装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对陶俑作进一步的细致雕饰,就算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晾干和送去烧制的事情了。晾干过程主要是防雨,其他都很简单。而烧制的时候,必须把握好时间和火候。如果烧制的时间太短或火候不到,那么,陶俑就会夹生,出窑和运输时很容易碎裂。反之,就容易开裂或产生结痂疤痕,从而影响美观。所以说,只要时间和火候把握恰当,再加上装窑和出窑时谨慎操作,陶俑的诞生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尊不足三十公分高的捂手陶立俑,似乎包含着许多玄机:微笑里的、空腹里的、长袍里的、双手里的、长裤里的……仔细端详,感觉他是由无数个美学符号组成的精湛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我最关注的是他的双手,甚至情不自禁地去追问:为什么他要把双手叠加捂在腹部前面?是一种制度下的礼仪,还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在鹞子岭下的地宫里,他是否拥有尘世的快乐?对于自己胸前的创伤,他是否感到疼痛?他那空洞洞的胸腹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

看见这尊两千多年前的捂手陶立俑姿势,还有他脸上的灿烂笑容,让我忽然想到当今社会的一些宾馆酒店的某个侍应生,猜想可能就是穿越时空而来的他。由此,视野里渐渐复原出一幅景象:当年泉陵侯国的王宫里举行一个重大活动,应侯王邀请而来的某个雕塑家与某个年轻男仆的短暂见面时,男仆的纯真与憨厚,深深地印在了雕塑家的脑海里,从而衍生出如此美丽的艺术作品来。

艺术源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果说男仆的笑容是那么的逼真,艺术效果堪比现代相机的摄影作品,那么,雕塑家的艺术水平则是值得当代艺术家们追慕和景仰的。

相关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家部委网站 -
- 市州政府网站-
- 省直单位网站 -
- 县区网站 -
- 市直部门网站 -
关于本网|联系我们|郑重声明|网站地图

主 办: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永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4311000024    版权所有: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9375号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E-mail:yzcity@163.com    
联系电话:0746-8379670(受理网站建设维护,报错和不良信息举报等相关事宜)    

  • 湖南省人民
    政府网
  • 永州市人民
    政府网
  • 302 Found

    302 Found


    openresty/1.15.8.1